【驻村帮扶】在“助”村中镌刻青春足迹

发布时间:2025-03-13 11:15 来源:市委政研室驻村工作队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3-13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1160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在“助”村中镌刻青春足迹

——市委政研室派驻联塘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朝升的驻村日记


天未亮,联塘村的蝉鸣已透过窗棂。驻村第三个年头,晨起走访已成了习惯。推开村委会的门,桌上一摞摞材料记录着村庄的蜕变:从金秋红水蜜桃的丰收,到法治广场上普法宣讲的热闹场景,再到困境母亲接过“暖心邮包”时的泪光……此刻提笔,心潮难平。

金秋红水蜜桃的“甜蜜密码”

初到联塘时,村集体经济的薄弱令人发愁。通过走访农科院专家,我们锚定120亩荒地试种“金秋红”水蜜桃。从整地到挂果,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通过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引入智能滴灌系统,节水节肥的同时提升果品甜度。组建“党员管护小组”,分片包干疏果、套袋,23年总产量达10万斤,个大味甜的商品果占比超70%。每年国庆假日举办“定山水蜜桃节”,与中国移动数字乡村合作开展线上运营和产品销售,把产品推向全国市场。丰收季的基地里,村民喻斌一边分拣桃子一边算账:“每亩稳收1000斤,我家50亩地顶得上过去三年收入!”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园还吸纳17名留守妇女务工,人均年增收4500元。

法治之光照亮和美乡村

2023年“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正式授牌,金字招牌背后,是点滴浸润的法治实践。定山镇司法所联合驻村工作队组建“联塘普法轻骑兵”,全年开展平安建设、国家安全教育、防溺水宣传等活动12场,在村口凉亭下设立“法治茶摊”,用方言快板演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案例。通过入户发放宣传册、摆放案例展板、现场法律咨询等方式,将反诈、禁毒、妇女权益保护等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发动老党员、网格员成立“护村巡逻队”,常态化防汛、防火、防溺水巡逻,全村安装“防溺水”摄像头5个,连续多年未发生溺亡事件,村民曹美娟曾常与邻里闹矛盾,如今成了普法志愿者:“以前觉得‘法’是捆手脚的绳,现在明白是护身符!”

文明新风润泽乡土大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我们以文化“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元宵佳节,村民们会以传统的舞龙祈福仪式来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给人们平安幸福,吉祥美满。舞龙队表演者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岁,一代代舞龙人的坚守与传承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展现。每年冬旬彭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送到村民家门口、无与伦比的科学知识带到学生身旁,生动直观的展现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的魅力,在欢悦的氛围中让文明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村“两委”将闲置的老村委会打造成颐养之家,除了7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来此用餐外,还配备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等,闲暇之时,老人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的来到新建的颐养之家晒晒太阳、唠唠嗑、打打牌,无比惬意。端午节那天,镇文化站送“黄梅戏”进敬老院,88岁的老奶奶乐呵呵:“我特别爱听戏,台上在唱我也跟着唱,这种活动很贴心,希望以后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

惠民菜单写满民生关怀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驻村以来,我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金秋时节拥有幸福美满的4口之家的喻进被确诊为肺癌,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袭来,我们积极为他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施人文关怀,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们面对现实,积极治疗,协调医保局工作人员上门解答省内外就医医疗报销程序和比例,将全家纳入低保范围,并根据相关政策为他申请了大病补助,确保他能够得到充分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寒冬时节开展“情暖母亲心”行动,为30名困境妇女发放内含床上四件套、毛巾、家庭急救包的“母亲邮包”。独居的曹大姐攥着邮包哽咽:“这些年第一次有人记得我怕冷……”。最难忘的是留守儿童喻文康的变化,在9岁那年父亲因车祸离世,通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让他依旧如小太阳般,坚强积极面对生活,让“留守”变“相守”,让这爱的故事永远延续。

月明星稀,望着窗外的法治文化广场,村民们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翻开驻村工作台账,累计记录的327条待办事项已勾选完成316条。此刻终于懂得,乡村振兴不是惊天动地的口号,而是春种秋收的坚守,是调解纠纷时的口干舌燥,是深夜修改项目方案的孤灯,是老乡塞进你手里的那枚甜桃。

明日将启程赴山东调研水蜜桃深加工项目。或许明年此时,联塘村会多一座果脯加工厂,更多母亲能在家门口就业。这片土地给予我的,远比我付出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