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市委宣传部:驻村帮扶谋发展 农旅融合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5-02-26 11:09 来源:九江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2-2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1037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驻村帮扶谋发展 农旅融合促振兴
----九江市委宣传部驻胡桥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九江市委宣传部驻柴桑区新塘乡胡桥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农旅融合破解发展困局,以产业振兴带动富民增收,以扎实作风守牢返贫底线,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胡桥村以柿子产业为基础,以产业与旅游、产业与文化等结合为特色,全面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在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上深加工柿子产业,柿子饼、柿子酒、柿子文创等系列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市场。2024年,该村依托千亩柿子园,打造胡桥喜柿露营基地,在为村子带来“流量”和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旅游地配套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人居环境与旅游配套的“双提升”。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兴文”,培育喜柿文化、“好人好柿”文化IP,文明之风悄然浸润。
(好人好“柿”——礼遇模范致敬好人暨第二届金柿子旅游消费文化节)
(九江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直播助农)
(九江市柴桑区新塘乡胡桥村居住环境对比)
二、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九江市委宣传部驻柴桑区新塘乡胡桥村工作队立足实际,做好胡桥村的“土特产”文章,实现产业振兴多点开花。
开辟致富新“稻”路。注册“长山涧”大米品牌,主推“野香优航1573”品种香米,扩大与高校职工、食堂之间的合作,拓宽大米销路,一年就实现销售额62.6万元。种好振兴“金”果子。全力打造“胡桥喜柿·露营基地”乡村旅游项目,举办首届金柿子旅游消费文化节、九江市好人好“柿”——礼遇模范致敬好人暨柴桑区第二届金柿子旅游消费文化节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崇德向善之风,同时助力本地文旅产业升级腾飞。挖掘智能新“鸡”遇。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共同规划建设了一座现代化养鸡场,并积极培养一名本地经验丰富的家禽养殖能手经营,每年可为19户农户带来土地租金收入,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之路。
三、多措并举守牢底线防返贫
九江市委宣传部驻柴桑区新塘乡胡桥村工作队坚持“四个不摘”原则,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不漏评、不错纳,稳定消除风险。积极与区人社局对接,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争取公益性岗位3个,为脱贫户每人增收8400元/年。2025年春节期间走访困难家庭37户,赠送慰问金和爱心物资价值4万元。为全村74名脱贫户及三类人群购买了大病补充保险(惠浔保),为其重大疾病医疗筑牢一道新的保护网;村里有一名孤儿小灿(化名),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始了对小灿和他的姐姐小晶(化名)的帮扶,从物质生活的兜底到精神生活的关怀,以爱为灯照亮了他们成长的路。
(九江市委宣传部在胡桥村进行春节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