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九江市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055号提案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12 05:25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09-1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1884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王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生态优先不容物种入侵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属桔梗目菊科,原产北美东北部,于1935年作为观赏花卉引入我国上海、南京等地,因其本身超强的繁殖能力和对我国气候水土的较强适应性,易生成恶性杂草。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包括江西和周边省份在内的南方地区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分布。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和国家林草局共同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加拿大一枝黄花名列其中,是公认的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外来入侵植物。同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协同作战,启动普查工作,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根据普查结果,各县(市、区)均有发生,主要生长在缺乏管护的河滩、荒草地、道路两旁、建设储备用地,部分农田田埂、农村住宅旁也有分布。
二、防控情况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的通知》(赣府厅明〔2015〕142号)精神,明确了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各部门防治职责,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林业部门等多部门协同开展联防联控。为切实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履行牵头管理责任,2023年1月,建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自然资源、林业、城管、生态环境、海关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防控协调机制,并组建市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初步形成了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防控的局面,全力推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列入局重点工作内容,形成由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每年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点入侵物种防控工作,召开部署会,印发防控通知,并加强督导落实。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不留死角,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控工作。二是加强技术培训,落实防治措施。每年组织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分管领导、股(站)长、乡镇负责同志等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入侵生物防控技术培训。各县(市、区)也积极组织乡村干部、防控人员、种植大户开展培训,让其熟悉掌握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特点和防控技术要点,在10-11月间,集中组织力量,通过人工拔除、机械铲除和喷洒药剂等方式进行清除。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发动5000余人,组织集中清除200余次,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现象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加强试点示范,总结提炼经验。市农业农村局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抽调市农技推广中心、市农科院等部门骨干力量组成技术队团,在濂溪区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将集成科学有效的防控技术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四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群防群控。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科普防控视频,结合送科技下乡、农业大讲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和防控知识,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控,努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
三、下一步防控工作计划
遵循“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科学治理”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全市加拿大一枝黄花得到有效控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一)时间安排。7月至9月,结合往年统计数据及群众反映情况,摸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范围、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做好标记标识。抢抓10至11月种子成熟期前的防除关键时机,集中开展清除活动,防止种子传播,主要采取人工拔除、机械铲除和化学防治。12月至次年2月,对防除区域进行复查,确保无遗漏和再生现象,巩固防治成果。
(二)责任分工。落实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属地责任制,原则上,零散分布的由属地乡(镇)政府(街办)负责组织防控;成片分布的由属地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防控。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协调城市管理、林业、自然资源、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做好城市公园绿地、森林湿地、河道和水利设施,以及公路沿线交通设施用地范围内的防控。
(三)效果评估方法。一是实地调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实地调查,了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评估防治效果。二是数据统计。收集各县(市、区)、各部门上报的防治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