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九江市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033号提案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12 03:30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09-12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1882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吴官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茶旅融合做大茶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在政策扶持方面
2021年在铜锣湾广场初步建成了“全国茶九江卖,九江茶卖全国”的线上线下交易市场——九江茶市。九江茶市自建成以来就受到了市级层面的重视,九江市、濂溪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茶市整体提升和入驻商户补助。现茶市经营面积40000平方米,已入驻中茶集团、赣茶集团等知名茶企150家,涵盖了茶器、茶饮、茶包装、茶文创等衍生业态近40余家,覆盖了庐山云雾茶、宁红茶、安化黑茶、肯尼亚红茶等知名茶品牌70余个,招商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去年由九江市侨办、九江市侨联主办的“心系九江·侨联世界”海外联谊 2023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九江茶市举行,嘉宾们共品茶香、共话茶事、共论茶道、共商茶业,通过开展以“山为杯,云为水,九江为世界沏一杯好茶”为主题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九江的茶文化,助力九江茶产业的发展。今年第六届名茶名泉博览会开幕式和展示展销在茶市举办,广大茶友、茶企、茶专家在此欢聚一堂,九江茶市再次获得广泛关注。
二、在茶产业、茶科技方面
市第12次党代会提出了茶叶产值突破100亿的目标,市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初专门制定了《九江市茶叶产值突破100亿元5年行动方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庐山云雾茶和宁红茶为重点,主要在整合茶叶产业资源、打造茶叶知名品牌、加强科技合作、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广大茶企茶农在茶园提升、扩建和品牌营销上精神振奋,热情空前高涨,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推进。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当前茶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茶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九江茶区大多数茶园管理粗放,投入不足,鲜叶原料质量和产量不高,茶产品主要以春茶为主,多数只有名优茶初加工,平均单产每亩只有10多公斤,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链几乎没什么延伸。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全市虽然说有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50多家,但多数茶叶企业还处在成长期,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力弱,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有待改进。三是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市、县科研和技术推广指导两支队伍人员严重短缺,目前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主要以老一辈茶农为主,第二代、新生代占比例小,企业生产技术骨干青黄不接,已经呈现断层现象;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茶叶综合利用环节非常薄弱。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三、在茶文旅方面
坚持茶文旅融合发展,以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深挖九江茶文化内涵,提升带动九江茶产业、茶品牌、茶经济发展。已建设了茶博馆、九派非遗馆、茶市戏台、浔南画廊、西园雅集等相关配套,打造了国茶名品馆、濂溪茶书阁及西、南门牌坊,引进茶器、茶具、摆件、包装等茶配套业态,以及以茶文化创作、交流、展示为主的茶衍生业态近40家。进驻了茶文化研究中心、宁红茶研究中心、云雾茶研究中心、万里茶道研究中心、九江收藏协会、九江旅行社协会、九江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等专业协会组织。九江茶市正以省内一流的硬件和文化张力,吸纳各路品牌商家进驻,正日益成为广大市民及游客品茗论茶的聚集地、商贾云集的聚散地和“茶和天下”的茶文化研学中心。
您的建议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将茶文旅和九江茶市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四、在茶叶生产标准方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促进我市茶叶及其制品产业发展工作,目前全市获得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许可的企业150家,其中许可类别名称为茶叶的130家,数量约占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四分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合法的茶叶生产主体有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两大类,其产品在线上线下销售均无限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江西省对于茶叶生产企业开办实行告知承诺制,茶叶生产企业在开办时向市行政审批局作出书面承诺后,可免于现场核查,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茶叶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督促茶叶生产企业完善生产过程和出厂检验记录,要求茶叶经营者认真履行购进验收记录,做到产品可追溯。2023年检查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企业177家次,发现问题61个,责令整改34家次。全市2023年对茶叶小作坊监督检查71家次,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改正。
五、关于将九江茶市发展为茶叶认证市场和鲜叶加工交易市场的建议
茶叶SC认证(生产许可)是指具有符合条件的生产场地、设备、人员,制定完整的生产制度,具备一定的出厂检测能力的茶叶生产主体向市行政审批局申请核查发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是属于政府部门行政许可职能,并且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所以九江茶市不具备茶叶认证功能,更不可能形成市场。综上所述,茶鲜叶的加工国家是有明确规定,没取得生产许可是不允许进行茶叶加工的。由于九江茶区的散户茶农相对较少,整体规模小,鲜叶交易量不大,鲜叶交易目前采取的是茶商与茶农点对点联系,双方联系好在茶叶加工厂汇合,当面验看鲜叶,谈好交易价格后直接交付加工厂加工,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散的茶叶加工厂承担鲜叶交易市场功能,并且交易方便,时效性好,所以九江茶市没有鲜叶加工交易市场的功能基础,茶及茶周边产品的交易才是其能发挥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