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1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31 18:11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4-07-31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4-01564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曾宪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禽蛋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蛋鸭养殖行业发展的关心,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九江市蛋鸭产业现状
全市现有直联直报备案规模蛋鸭养殖场15家,其中修水县6家、永修县4家、都昌县3家、瑞昌市2家,蛋鸭规模养殖场数量较少,设计存栏1万羽-10万羽的蛋鸭场3家、10万羽-20万羽的蛋鸭场3家,暂无20万羽以上蛋鸭场,九江市蛋鸭养殖主要集中在修水县、永修县和瑞昌市。
二、蛋鸭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偏小。202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37号),但仅限于指导性政策尚无提标改造等实质性项目扶持。2014年以来,家禽产业仅有地方优质鸡产业集群给予了项目扶持,全省6个县给予了我市蛋鸡具有优势的德安县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但蛋鸭产业从未享受过上级项目政策扶持。受养殖保险覆盖面不够、粪污处理环保压力持续加大、新建改扩建用地指标约束、企业发展与融资难等多重因素影响,蛋鸭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除资金外其他政策扶持力度也偏弱,如县级政府林地用地指标有限,养殖项目用地审批手续繁琐、时间跨度较长,设施用地改造受限等。
二是养殖技术较为落后。蛋鸭养殖模式较为传统,多以棚养为主,少有养殖场采取笼养模式。养殖规模较小,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小规模农户分散养殖比重较大。且养殖设备较为简陋、设施化程度低,简易鸭舍投资少但养殖环境难以控制,蛋鸭生产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
三是品牌效应不强。品牌运营能力较弱,除溢流香外其他鸭蛋品牌知名度较弱,且大型蛋鸭龙头企业较少,缺乏特色产品、拳头产品、富硒鸭蛋等高端产品,鸭蛋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有待挖掘,加工销售端倒逼生产端可行性较强。赣北禽蛋交易市场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市场话语权,利益分配大型企业、专业合作社、蛋贩受益多,当地农户受益少。
四是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链条整体较短,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前端蛋鸭养殖、中端鸭蛋销售流通、后端蛋品加工都有待发力。前端蛋鸭养殖环节,养殖规模和技术都还待扩大提升,市内暂无蛋鸭孵化场,鸭苗自给率还待提高,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中端鸭蛋销售流通环节,冷链运输体系还不健全,鲜蛋保质期短,暂无影响蛋价的大型禽蛋交易市场,养殖户缺乏话语权。后端蛋品加工环节除瑞昌溢香、德安夏小美公司外,大型蛋品加工企业较少,且缺乏龙头企业。
三、蛋鸭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技术指导。依托市科技局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和“点对点”“面对面”入户指导活动,与家禽养殖企业进行签约,省级科技特派员现场培训“稻鸭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开展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搭建数字化公益助农平台,推动科普示范活动,推广蛋鸭笼养技术,促进禽蛋产业发展;开展林下经济产业培训及科技服务活动,重点针对禽畜产业进行科技指导培训。同时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遴选禽蛋专家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为禽蛋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对外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对内市县两级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协助蛋鸭养殖基础较好、养殖规模大、拥有加工流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的县(市、区)申报水禽产业集群项目,打造蛋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市本级每年安排稳产保供资金实施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提升蛋鸭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及设施水平;组织禽蛋产业经营主体申报2024年市级星创天地及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禽蛋产业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呼吁争取将种蛋孵化、蛋品分级、蛋品加工、冷链贮存等设施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强化用地保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林业、发改、生态环境等部门群策群力,切实做好蛋禽重大项目养殖用地审批和储备,重大项目特事特办,从建场选址、土地审批、环境评价、建设布局、技术指导等方面做好“一条龙”服务。加强金融扶持,加大对蛋鸭产业信贷支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金融产品,推广省级地方特色家禽保险,扩大十日龄蛋鸭保险试点范围,探索“保险+期货”新模式,试点鸭蛋价格保险,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是强化区域品牌培育。加快培育地方特色蛋鸭产品品牌,推进产品绿色认证。大力发展鸭蛋加工休闲食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结合产业集群和精品基地建设,重视品牌宣传,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养殖用药,开展养殖“减抗”技术指导,创建一批蛋禽养殖减量化试点企业并使用减抗标识,重点扶持瑞昌市溢香农产品等一批积极性高的企业开发富硒禽蛋,高标准建设一批优质蛋禽生产基地,将直播间开在田间地头、开在养殖基地,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京东、淘宝等线上宣传销售,组织参加博览会、展销会等线下宣传推介,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提升溢香禽蛋等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以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依托溢流香禽蛋等优势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完善相应政策和措施,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构建特点鲜明、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瑞昌溢香、德安夏小美等龙头企业加工、品牌营销等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培训、结对帮带、技术指导,推广统一禽苗供应、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保险支持、统一回收销售、统一市场营销模式进行运用管理,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线上订单,线下生产”模式,农户有收益、龙头企业有销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利益联结紧密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局将以“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蛋禽产业建设成为大产业”,从产业规划、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依托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江西裕丰满、江西胜华禽业、江西夏小美等蛋禽相关的养殖、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推动全市蛋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规划产业布局。开展蛋禽产业发展调研,对全市禽蛋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蛋鸡、蛋鸭养殖,以瑞昌为中心发展蛋鸭产业,以德安为中心京九沿线发展蛋鸡产业,扩大蛋鸡、蛋鸭养殖规模,提高鲜蛋(鸡蛋、鸭蛋)产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强做大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引进蛋品(鸡蛋)加工企业入驻,努力把瑞昌市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蛋产品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在九江市内完成有效供给,努力把九江生产的鲜鸡蛋在本地深加工消化一部分。
二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持续实施德安县地方鸡产业集群,加大与省厅沟通协调力度,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溢香农产品有限公司,确保成功申报2025年江西省水禽产业集群项目;2024年已将瑞昌市蛋鸭产业项目纳入我局精品工程项目,后续将给予资金支持。
三是进一步强化技术指导。我局将积极协调,加强与科研院校对接,组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九江市农业科学院等蛋鸭养殖方面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依托市科技局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和“点对点”“面对面”入户指导活动,结合“农业大讲堂下基层”活动,举办蛋鸭养殖技术培训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蛋鸭笼养技术,指导建设京东农场、天猫农场等数字基地,提升蛋鸭养殖技能和水平,提高鲜鸭蛋质量,进一步提高蛋鸭养殖效益,增强蛋鸭养殖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