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04 17:17 来源:办公室字体: [ ]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1-01-0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1-05892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现将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市农业农村局职责的工作任务落实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16.深入开展主要河湖入河排污口、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排污单位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十里河、濂溪河和芳兰湖流域综合整治,完成三峡集团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环赛城湖管网及道路改造、市本级应急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着力改善南门湖、甘棠湖、八里湖等水体水质,全面推进长江、鄱阳湖禁捕退捕工作。

完成情况回收建档立卡7247户渔船,回收率完成100%,回收渔网342万公斤,签订退捕协议7247户,完成率100%;已落实船网回收、过渡期生活补贴、社会保障等资金6.22亿元,其中,船网证补偿和过渡性生活补助资金拨付率达到100%,社保补助参保率达到100%,社保资金拨付率100%。

17.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综合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成中心城区、修水、都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城镇污泥、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固体废弃物科学处置水平。

完成情况:完成了12个县(市、区)耕地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划分成果已经市政府审定后,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农用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75431亩任务。其中:安全利用类69273亩、严格管控类5258亩,完成率100%。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68%,养殖尾水治理面积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45.加快庐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以庐山为龙头,围绕“两圈两带”,抓点、连线、成面,形成景区旅游、城区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的全域旅游格局。

完成情况:全年共成功申报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农庄项目、5家全省星级农家乐、2个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2020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共争取财政资金355万元。

47.坚持围绕热门景区,以主次干道为轴线,以秀美乡村为节点,按照“五有五位”标准,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点,让更多游客到九江游青山绿水、赏风土人情、寻快乐老家、忆游子乡愁,力争新增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5个。

完成情况:全年共成功申报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农庄项目、5家全省星级农家乐、2个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2020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共争取财政资金355万元。

48.坚持把九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中注重融入旅游元素,让游客进城也能“待得住”,出城又有“好去处”,处处都能“玩得好”。

完成情况:全年共成功申报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农庄项目、5家全省星级农家乐、2个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2020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共争取财政资金355万元。

54.加快推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融合发展,大力推广财园信贷通、科贷通、惠农信贷通等金融产品,增加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着力纾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

完成情况:我市继续稳步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试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新增放贷7.4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16亿元,扶持新型经营主体3213家。

55.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力争2-3家企业实现境内主板上市。

完成情况:美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挂牌上市中小版,目前已制作申报文件。

56.扎实推进28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事项,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九江经验”。

完成情况:改革试点工作累计核实全市24609个农村集体组织资产总额119.03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391万人,量化资产16.34亿元,完成登记赋码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897个。

60.持续深化五大综合行政执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改革。

完成情况:我市15支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全部获批成立,其中市支队副处级,14支县大队副科级(含鄱阳湖渔政执法队伍4支)。其中新组建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设定编制114个,内设六个科室,下设五个正科级大队,级别、编制数与机构设置上在全省领先。

88.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市容环卫市场化服务,巩固提升十二项专项整治成效,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建改造城市免费公厕200座以上。

完成情况: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第三方治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建6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的终端处理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92.抢抓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建设,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家,加快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修水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完成情况:全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6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为九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乡镇覆盖率达到70%。

93.按照每个农业园区都有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标准,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使产品走出去、品牌响起来。

完成情况6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为九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乡镇覆盖率达到70%,同时成立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小分队。

94.聚力做大做强“两茶一水”特色产业,力争“两茶”产值过百亿、“一水”产值过百亿。

完成情况:全年已完成新增茶园2万亩,同时2.7亩庐山云雾茶母本园完成整地、埋肥工作。全市水产品产量46.76万吨,同比增幅0.63%,其中养殖产量45.35万吨,同比增长9.25%,捕捞产量1.41万吨,同比下降71.48%。

95.新增有机、绿色农产品20个,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0家。

完成情况:全年共计新增9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受疫情、灾情和市场三重因素叠加,对农业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巨大,不少农业企业面临困难,全年经营收入达不到规上农业企业统计标准,使得全年规上农业企业总数与去年相比还略有下降。

96.新建高标准农田25.8万亩。

完成情况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跨年度实施的,完工要到2021年5月左右,目前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有序推进,田间工程完成60%以上。

98.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建设新农村点4000个以上。

完成情况:按照市新农办关于开展“决战60天打赢新农村建设四年行动收官战”活动的通知要求,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和四年规划任务圆满完成。

99.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新增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县3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5%以上。

完成情况: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第三方治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建6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乡镇的终端处理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100.有序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新建污水深度处理村庄300个,完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62处。

完成情况:2020年新增的300个污水深度处理示范点已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市累计建成1030个污水深度处理村庄,长江、鄱阳湖、庐山西海等重点水域村庄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

101.着力加快沿江、环湖、环山绿色生态景观带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工作,建设美丽示范农户庭院5万个、美丽示范村庄200个。

完成情况:按照“四精”要求,聚焦“八带头”重点工作,重点围绕“绕山、环湖、沿江”打造“大美九江”新农村,编制完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庄整治建设覆盖率,已全部完工。

102.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5%以上。

完成情况:2020全市累计改厕75.48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率达93.72%,完成了省里92%的目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11%。

104.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基本消除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完成情况:全市顺利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薄弱村清零目标,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以上的村1235个,占70.2%;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的村10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8个。

105.强化乡风文明建设,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完成情况:我市有2名同志进入全省新乡贤评选候选人名单。

106.严格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加大支农投入,强化资金整合,努力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完成情况:11类大项,共计143个总投资99.7亿元工程项目拟储备申报,已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

107.大力推广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模式,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完成情况:全市现有家庭农场总数达到3705个,农民合作社8290家,共摸排91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108.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完成情况:全市共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418人,占任务2410人的100.34%。其中市级培训200人,占100%;县级培训2218人,占100.37%。另外,完成省级培训210人,占100%。

109.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完成情况:改革试点工作累计核实全市24609个农村集体组织资产总额119.03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391万人,量化资产16.34亿元,完成登记赋码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897个。

113.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在岗培训补贴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

完成情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文化精神,农村转移力培训由人社部门负责,农业部门负责农业技术培训。

116.认真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确保市场供应量足、质优、价稳。

完成情况:早稻已播种62.7万亩、中稻已播种192.5万亩、晚稻播种85.05万亩(含中稻绝收改种晚稻面积);全市设施蔬菜建设面积已完成27508亩;我市有市级储备粮规模数2.75万吨、市级储备油规模数750吨、县级储备粮规模数5万吨、县级储备油规模数800吨;新建改扩建生猪养殖项目118个、设计产能年出栏72.23万头,已建成投产67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引进种猪10000头、能繁母猪4.36万头。

129.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完成情况:开展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全市共出动监管执法人员2858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经营门店和企业2759家。市本级开展蔬菜水果、猪肉、禽蛋、水产、大米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共计1045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