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0-01-06 11:23 来源:局办公室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0-01-06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0-44445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现将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市农业农村局职责的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
完成情况:据九江调查队反馈预估数据(2019年全年数据要到2月初才能完成统计),我市2019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5761元,同比增长9.0%,低于全省全省平均值(15814元、9.2%)。
2.坚决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捕猎、非法采矿、侵占湿地等危及长江和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行为。
完成情况:全市共开展渔政执法1332次,查获违法捕捞船数100艘,查获电捕鱼案件40起,查获电捕鱼船10艘,销毁取缔定置网具886部,没收放生渔获物10851.35公斤,罚款金额40.56万元。通过严厉查处,有效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守住了正常渔业生产秩序,为水生生物健康繁殖生息提供了安全保障。
3.推进“最美鄱湖岸线、最美西海岸线、最美修河岸线”等建设,致力让绿色成为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底色。
完成情况:1.开展禁渔工作。3月1日起,开展长江江西段春季禁渔,3月20日起,开展鄱阳湖春季禁渔,西海和修河由武宁县、修水县确定禁渔期和禁渔区。2.严厉打击违法捕捞和涉渔犯罪。全市已开展渔政执法1332次,查获违法捕捞船数100艘,查获电捕鱼案件40起,查获电捕鱼船10艘,销毁取缔定置网具886部,没收放生渔获物10851.35公斤,罚款金额40.56万元。3.持续修复渔业资源,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全市范围内共放流四大家鱼夏花16878.6万尾,四大家鱼冬片52250斤,翘嘴鲌18.57万尾,胭脂鱼3万尾,蟹苗15400斤,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项目资金285万,共计金额为485万元。4.加强保护区建设,对设立的保护区要求做好四牌一标一册建设,稳步开展保护区的退捕工作。
4.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综合保护,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完成情况:今年已完成安全利用、治理修复或退耕还林还草1.42万亩,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修水、瑞昌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工作已完成,技术报告经市政府审定后,已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5.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和省环保督察反馈等问题整改。
完成情况:1.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央环保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涉及畜禽养殖污染主办问题1个(都昌县禁养区关停不到位)、协办共性问题3个(水质持续下降),整改问题稳步推进、达到时序要求,其中都昌县禁养区内马鞍岛等生猪养殖场全部关停退养到位,安排关停退养补偿资金6489万元,目前都昌县禁养区关停不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已完成销号。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反馈涉及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到位已完成销号;省环保督察反馈涉及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点上问题全部整改完毕、鄱阳湖水质持续下降共性问题持续整改,达到整改时序要求。2.水生物保护区保护持续发力。庐山市已对保护区内944艘捕捞渔船收回捕捞许可证,并加盖“捕捞场所核销章”和“保护区禁止捕捞”章;都昌县已核减保护区场所捕捞证168个,将加大力度,在规定时间前所有保护区捕捞证全部核减到位。关于长江干流九江段岸线码头存在“临批常用”、40座处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问题。九江市农业农村局、九江市航运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审计指出问题相关意见的通知》(九农字〔2019〕13号)。目前已拆除码头5座,关停4座,整合4座,调出保护区8座,下步将由我局协商市生态环境等部门,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生物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6.牢固树立“绿色+”产业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和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
完成情况:1.深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4.14亿元用于畜禽养殖场户关停退养补偿, 共拆除、转产、退养各类养殖场户1914户,其中禁养区内关停退养455户,全市共完成生猪退养近35万头。同时,养殖业主多方筹集资金2.17亿元建设完善治污配套设施,提升改造了一大批养殖场户的治污配套设施。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市共有九江礼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年可消纳农业废弃物17.26万吨、生产有机肥10.1万吨。2.抓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已制定《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初稿)》报送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完成了九江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下达了一批循环水养殖、尾水治理试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了稻虾综合种养殖工程实施。3.做好粮油绿色高效示范。2019年在瑞昌市、都昌县两县落实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点面积20万亩(其中:瑞昌市10万亩,都昌县10万亩)。目前正在进行油菜播种工作;在都昌县、永修县、湖口县、瑞昌市4个县开展稻油轮作试点面积10.3万亩(其中:瑞昌市3万亩、都昌县3万亩、永修县2.5万亩、湖口县 1.8万亩)。4.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下达了2018年省级“三品一标” 补助资金的通知,按照核定的认证补助信息,进一步加强监管,及时将补助资金发放到相关的补助对象,新申报绿色食品21个(获证5个)、有机食品8个。5.把绿色生态发展写进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必须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建设条件。6.组织湖口县申报“全国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7.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质量为上”的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品质提升年”,以高品质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完成情况:1.扎实推进九江市粮食物流产业园。目前正在委托市规划设计院做物流产业园实施规划方案,并已将九江国家粮食储备库码头栈桥、吊机、立筒库及散粮运输线、铁路专用线改造升级、粮食烘干及粮食加工厂项目作为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荐。2.粮库智能化项目建设已委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招标。3.成功申报湖口县、柴桑区、永修县为2019年全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实施县,项目配套资金总额760万元。4.成功引进北京凯琛水产科技落户彭泽农业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成后对有效解决产品均衡上市、调剂市场供应将发挥积极示范效应。5.瑞昌、都昌2个油菜绿色高产高质创建项目正在实施;都昌县、永修县、湖口县、瑞昌市4个县开展稻油轮作试点。6.修水县申报了《2019年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农业农村部已批复,第一批下达1800万资金,修水县政府已编制具体实施方案。7.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批,实现九江国家级农业园区零的突破。8.武宁县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100万资金,目前正在准备全县120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招标。9.2018年全市11个县(市、区)建设任务23.5万亩,共分40个标段进行,目前,11个项目县全面完成全面验收。10.在深圳举行的赣深现代农业发展对接会,我市在本次对接会中签约农业投资合作项目2个,签约金额约36亿元。其中华大海洋基因淡水产品加工项目,签约金额30亿元,为此次对接会上最大的签约项目。
8.做大做强一批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园和金融产业园,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完成情况:目前我市已建设1家市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13家县级运营中心,今年更换了修水县、都昌县、湖口县、柴桑区等4个地区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的合作企业,盘活了这四个县的电商运营中心,目前十三个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均正常运转。同时,为了解决乡村买、卖、问、办等问题,我市乡镇截至目前,共建设了1062家益农信息社,解决了乡村特别是边远山村优质农产品易积压、难变现这一突出问题。
9.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集镇中心、国省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整治力度。
完成情况:全市正在大力开展“四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1.高位推进。层层动员落实任务,市、县、乡、村、组五级及时召开了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动员大会,4月在修水县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并在瑞昌、湖口、武宁召开了污水处理现场培训会。2.完善政策。一是加快“1+7”方案出台。二是加快《污水操作指南》制定下发,目前正处于印制阶段。3.加大投入。今年市财政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专项资金2.66个亿元(其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财政资金2.46亿元,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财政资金2000万元)。目前,各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财政资金已按照农村服务人口人均每年不低于55元的标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资金严格按照市、县两级财政以4:10比例配套到位,确保每个村(40户左右)财政资金不少于2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1887个行政村、35万人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5万吨、清理水塘8103口、清理村内沟渠6268.5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20104.5吨、各类废弃物24508.8吨、残垣断壁点46535处,农村面上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理。
10.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完成情况:推动市委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三农”工作领导。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8月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全面加强了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90%以上的村庄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卫设施、保洁员队伍覆盖率达到100%。今年431个市级污水深度处理示范村庄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已建成近千个污水深度处理村庄,编印了《九江市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指南》。全市新增改厕8.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了77%。全市4487个新农村建设点已完工99.95%。
11.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完成情况:1.完成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00.5万亩(早稻62.05万亩,中稻185.85万亩,晚稻68.83万亩),比去年减少5万亩,产量150.21万吨(早稻22.06万吨,中稻80.78万吨,晚稻26.42万吨),比去年减少3.39万吨。2.开展耕地保护补贴、稻谷补贴面积核查工作。3.积极落实防止耕地抛荒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九江市扩种任务16.5万亩,主要发展节水抗旱稻、甘薯、玉米和再生稻,目前已经全部落实。4.开展耕地地力和稻谷补贴面积核查,共核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352.13万亩,稻谷补贴面积198.37万亩。5.继续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同时在耕地质量监测及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中,重点抓好全市7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日常监测工作;在彭泽县、永修县、武宁县3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 以上。全年全市2019年化肥使用量123645.6万吨,比去年减少化肥施用3954.4(纯量),减量3.09%, 实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12.新建高标准农田23.5万亩。
完成情况:2018年我市需整合筹集资金7.05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5万亩,建设补助标准仍是3000元/亩,共分40个标段进行,目前,11个项目县全面完成市级全面验收。
2019年我市2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已经分解下达到各项目县,各地已完成项目初步选点,具体选点及建设方案已报送省、市高标准农田办。
13.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40个以上,新增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油茶4.2万亩,新增虾蟹养殖面积8万亩。
进展情况:1.今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其中绿色农产品11个,地理标志1个,有机食品38个。2.全市完成新扩茶园面积3.55万亩,计划年底新扩超过4万亩。3.全市虾蟹养殖面积已达49.2万亩,其中河蟹养殖10.19万亩,小龙虾养殖39.01万亩。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8.7万亩,比去年新增10万亩。4.编制了《九江市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积极争取了省级5个牛羊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其中修水1个、永修2个、武宁1个,获得省级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扶持资金250万元,并已经完成草地畜牧业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14.加快“一县一园”建设,支持太泊湖等农业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完成情况:1.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批,实现九江国家级农业园区零的突破。2.按照增点拓面思路,今年新增彭泽县天红等26家示范园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15.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农村土地自愿有偿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8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
完成情况:1.我市共有规上企业645家,较去年新增34家,销售收入628.5亿元。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7家。2.我市共引进3000万以上农业项目60个,总投资132亿元,实际进资17.46亿元。3.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167.65万亩,流转率46.5%,高于全省45.38%的平均水平。4.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7460家(清理无农民成员参与、无经营等合作社1504家),新增452家,实有社员27.35万户,家庭农场3533家,新增51家。
16.发挥“接二连三”功能,大力促进农旅商融合发展,以昌九沿线和环庐山西海为重点,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支持庐山云雾茶、宁红茶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完成情况:1.全市创建了3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其中今年新增柴桑区沙河经开区的毛桥村田园综合体。2.山水武宁乡村休闲观光体验二日游线路入选全国十条精品线路,武宁县澧溪镇北湾村(韩花梨)、彭泽县太平关乡白沙村(瓜蒌籽)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今年成功申报省级休闲农业品牌9个,同时成功举办2019年农民丰收节九江活动暨暨第三届鄱阳湖清水大闸蟹文化艺术节活动。4.庐山云雾茶申驰工作在持续推进。目前申报材料仍在省市场监管局,力争春节前完成申报工作,2020年一季度通过部里认定。
17.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完成情况:出台了“三权分置”《实施意见》、《指导方案》,建立了工作台账,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稳步推进改革。省级试点县湖口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实施方案》,初步探索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有偿退出、再流转、向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等机制。其它县(市、区)试点乡镇正在组织实施,其中彭泽县成立了该县第一个土地托管合作社,颁发了第一本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全市2460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目前正有序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工作,按照省里部署,2020年3月底前完成身份确认工作,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18.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年建设新农村点4000个以上,全面完成贫困村组整治,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24个。
完成情况:1.全市大力开展“四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431个农村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示范村庄正在稳步推进,制定出台了“1+7”工作方案,在瑞昌、湖口、武宁召开了污水处理现场培训会,并编印下发了《九江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指南》,4月在修水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全市1887个行政村、35万人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5万吨、清理水塘8103口、清理村内沟渠6268.5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20104.5吨、各类废弃物24508.8吨、残垣断壁点46535处,农村面上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理2.4487个省级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点,省、市、县三级共财政投入13.628亿元,超配资金2.476亿元,资截止当前新农村建设点已完工99.95%,新农村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同时,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挂点帮扶下,从2018年8月起,先经过1年多的努力,24个创建村初步实现“五美”,即规划设计科学布局美,环境治理彻底生态美,乡土特色彰显人文美,主导产业壮大富裕美,综合治理有效和谐美,现已完成总任务的85%(完成时间截止2020年7月)。
19.加强农民建房管理,保持“两违”管控高压态势,持续巩固“大棚房”整治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成果。
完成情况:1.大棚房整治整改成效显著。截止3月底,“大棚房”集中整治工作暂告一段落,全市上报的109个违法违规建设个数、违法违规面积122.79亩面积全部完成整治整改。对需另案处理的违法违规问题,责成地方政府依法依规按时处理到位。2.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生猪市场平稳有序。截至目前,市级举办了4期非洲猪猪瘟专题防控技术培训班;累计排查计排查生猪养殖场、屠宰场、牲畜交易市场等10.66万个(次)、生猪1455.25万头(次),累计消毒场次1508次、消毒面积1207.06万平方米。共完成非洲猪瘟病原学监测7807份,其中饲料病原学监测52份,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病原学监测7755份。
20.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完成情况:全市积极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工作,实行了城乡“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实现了政府职能由“运动员”向“裁判员”的有效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浔阳区、濂溪区、湖口县、都昌县、彭泽县、德安县、永修县等7个县(市、区)推行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
91.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深度污水处理村庄430个。
完成情况:1.出台了《2019年九江市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并将431个深度污水处理村庄任务下达给各县(市、区),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 2.聘请九江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九江市城市规划市政设施院,编写了《九江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指南》,近期将印发至各地。
2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高效节水灌溉、圩堤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
完成情况:此项工作主要为水利局职责,农业农村局主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不少于10%的面积要求考核要求。
22.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雨露计划”。
完成情况:1.2019年计划培育3468名新型职业农民,已培训3117人,完成90%,超额完成今年任务。其中省级培训161人,市级培训150人,县级培训2806人。2.已完成2019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电大远程教育和2020级江西农大函授学员招生任务,其中:江西电大招收523名学员,江西农大招收126人,都超额完成省里下大达的任务数。
23.支持乡村大学生“双创”协会建设,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农村实用人才,让更多农民过上土地有租金、入社有股金、就业有薪金、医疗养老有保险金的生活。
完成情况:全市12个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发展形势良好,各协会之间交流频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现有会员1056人。其中:村两委干部263人、党员301人、创办农业企业100个、合作社227个、家庭农场数136个、带动农户5505户、帮扶贫困户1955户,协会主要以茶叶、果蔬、苗木、水产、中药材、休闲农业等产业为主。
24.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再消除20%的空壳村。
完成情况:全市各地各级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数据已全部录入数据管理系统并完成上报,清产核资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核查验收。据各县(市、区)农经部门统计,2018年底全市有938个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空壳村”占比49.79%。截止年底,全市“空壳村”数量为432个,“空壳村”比例下降到23.13%,已完成消除26.66%“空壳村”任务。
25.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完成情况: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所有村点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理事会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2.积极推进乡村治理,扎实抓好修水县、武宁县试点示范县建设,抓好修水县马坳镇、马坳镇黄溪村,武宁县澧溪镇、澧溪镇北湾村等两镇七村示范村、镇建设,探索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26.举办九江国际名茶名泉节、中国庐山国际诗词楹联擂台赛、中国庐山山地国际马拉松赛。
完成情况:5月29日-30日成功举办2019九江国际名茶名泉节。
27.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加力推动德福科技、善水科技、美庐生物、天沅高科、晨光新材料等企业主板上市,龙开河药业、精达检测等企业挂牌“新三板”。
完成情况:目前,美庐生物的申请材料正在省相关部门审核中,计划明年3月上市。
28.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农村脱贫攻坚与城镇脱贫解困统筹推进,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村、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年5.7万人脱贫、46个贫困村退出,修水、都昌两个贫困县摘帽。
完成情况:1.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和指导员进行产业扶贫技术服务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修订完成贫困村扶贫产业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2.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产业扶贫专家技术服务团和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市级成立了5个技术专家服务团,按照实际需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技术服务373次,服务贫困户9010人次;3.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对贫困地区资金安排的要求,支持各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帮助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今年全市共申报信贷计划15.51亿元,已累计发放贷款5.46亿元,贷款余额达13.05亿元,惠及新型经营主体8132家。
29.深化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高效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完成情况:今年全市获得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数达69571户,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777.3万元,贫困户预计户年均产业增收1924.98元。全市各县(市、区)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贫困户直接参与油茶、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材、菊花等种植业面积达22.39万亩,带动贫困户6.29万户次,带动贫困人口20.1万人次;生猪、牛、家禽、水产、养蜂等养殖业带动贫困户5.74万户次,带动贫困人口16.25万人次。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一批扶贫“龙头”成长壮大、落地生根,成为带动脱贫的“火车头”。截至目前,全市具备扶贫带动作用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030个,其中龙头企业2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57个,家庭农场782个,致富带头人2599个,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带动贫困户达6.74万户次。
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