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深耕乡土,赋能乡村再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14 15:14 来源:九江经开区驻村工作队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5-03-14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5-01175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深耕乡土,赋能乡村再振兴
——九江经开区王家堡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洪勇的驻村日记
在九江经开区王家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曹洪勇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带头吃住在村,以“真情化导民心”为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身的一言一行,扎根基层,从细微处着手,凭借文化产业为乡村赋能,书写乡村振兴的篇章。他的故事,就蕴藏在那些看似平常却饱含深意的日常工作点滴之中。
一个工作法,点燃乡村党建新引擎
曹洪勇初到王家堡村,便敏锐地洞察到凝聚人心、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意义,创造性地推行“121精准帮扶工作法”。这一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致力于将党支部锻造成为乡村发展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精心组建党员先锋队与志愿服务队,党员冲锋在前,志愿者紧随其后,形成强大合力。
召开党员大会,讲党课
组织党员到抗洪纪念馆参观
记得那个酷热难耐的夏日傍晚,曹洪勇把党员们召集到一处,大家围坐在一起,他耐心细致地解读这套工作法,鼓励众人踊跃发言。“这法子听起来确实不错,可到底该咋落实呢?”曹洪勇微笑着回应:“就从咱们村民最关切的需求入手。”会后,党员先锋队迅速行动,主动认领任务,挨家挨户走访,认真收集村民意见。驻村以来,曹洪勇累计走访1000多人次,帮助多名脱贫户家庭子女顺利录取大学,申请在校困难补助,并提供就业途径。重要节假日探访低保户、分散供养户、参战老兵,参加王家堡村防汛。通过一件件小事,“121精准帮扶工作法”初显成效,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党组织真正成为村民心中的主心骨,为后续乡村文化教育帮扶、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防汛一线值守
周末赶到村里排涝
送新兵入伍
一次走访,传承红色精神火种
一个初春的午后,曹洪勇叩响了桂大爷家的门,开启了这次意义非凡的走访。桂大爷回忆起往昔岁月,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缓缓讲述着自家一家四烈士的英勇事迹。原来,桂大爷的爷爷爸爸一大家4口人都参加赤湖游击队,有一个还是指导员,他们满怀革命热情,协助正规军打游击战。有个中秋团圆晚餐,因叛徒告密,不幸全部被敌人抓捕,枪杀后丢入长江。
曹洪勇静静地聆听着,内心被深深震撼。此后,他经常邀请桂大爷在村里的党员大会、文化活动上讲述家族故事。每到重要纪念日,他就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来到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敬献鲜花,深切缅怀先烈。在曹洪勇的不懈努力下,烈士精神在王家堡村得到传承,成为村民们奋勇拼搏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参观赤湖游击队纪念馆
一场活动,凝聚乡村向心力
在一场书赠春联活动中,王家堡村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宛如一片欢乐的海洋。村民们早早地围在桌旁,眼睛紧紧盯着书法家挥毫泼墨,一副副饱含美好祝福的春联在笔下诞生。曹洪勇穿梭在人群中,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心里满是温暖与欣慰。
书赠春联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他敏锐地发现许多村民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便萌生了开展更多文化活动的想法。此后,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腊八节送粥等活动接连不断地开展起来。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让乡村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更重要的是,让村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送戏下乡活动
九江中医专家到村义诊
一串葡萄,铺就多元增收路
王家堡村的200亩葡萄种植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然而过去由于销售渠道狭窄,收益一直不尽如人意。曹洪勇盯上了这小小的葡萄,决心将它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子”。他积极协调市农业农村局下属检测中心,为村里200亩葡萄进行免费安全检测,凭借优质的检测结果,成功将葡萄打入高端市场。同时,他利用休假时间,不远千里奔赴深圳,前往抖音总部和腾讯总部深入调研,认真学习互联网销售模式。回到村里后,通过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让王家堡村的葡萄远销上海、深圳。
不仅如此,曹洪勇还牵头搭建了44个葡萄配套大棚,有效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他四处奔波调研,外出调研白玉蜗牛养殖,羊肚菌种植,利用蔬果大棚开展瓜果蔬菜种植;开展草皮种植项目;还利用增资进行公路修复工程,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通过这些举措,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广,日子越过越红火。
参加葡萄园劳动
一项创评,提升乡村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曹洪勇组织开展“五星创评”活动。评选内容涵盖“道德文明星”“勤劳致富星”“环境卫生星”“遵纪守法星”“热心公益星”五个维度。村民们积极响应,家家户户暗自较劲,努力提升自我。
举办五星创评活动
获评的村民能享受积分兑换商品的福利,这一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如今,村里环境更加整洁优美,邻里关系愈发和睦,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在王家堡村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篇稿件,提高村里知名度
曹洪勇撰写20多万字走访工作笔记,编写35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系列小故事,像《听桂老讲村里的红色故事》《长寿组里长寿人》《独臂能撑一个家》等,展现王家堡村人文风貌与村民精神。
他学写40余首乡村诗词部分在原部队人民前线平台发表,编写30多篇次宣传报道刊登在经开区发布、九江新闻网等平台,多篇新闻在九江新闻频道元旦,元宵节当日播出。曹洪勇还被九江零距离,九江三农频道专访报道,学习强国转载报道。曹洪勇被推荐为赣鄱先锋和身边好党员、驻村工作好书记人选,极大提升王家堡村文化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关注。
曹洪勇在王家堡村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中,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他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从细微处精准发力,让王家堡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动样板,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看望村里最年长老寿星,96岁徐井灿
与村民交流油在种植
夜访村民
深夜点炭温棚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