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丨《九江市修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及重点水域禁捕监管实施方案》文字解读
发布时间:2023-08-28 15:18 来源:本网字体: [大 中 小]
- 信息类别:
- 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生成日期: 2023-08-28
-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信息索取号: 000014349/2023-01424
-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 责任部门: 市农业农村局
根据全省“五河”干流禁捕退捕动员部署暨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推进视频会会议精神和《江西省“五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有关部署,为全面推进修河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巩固拓展重点水域“三年强基础”工作成效,厚植九江生态优势,结合我市禁捕退捕实际,制定出台《九江市修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及重点水域禁捕监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面,分五个方面,对《实施方案》作个解读。
一、背景意义
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始终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坚持不懈打好“十年禁渔”攻坚战,实现了禁捕水域安澜水清、退捕渔民安心上岸、长江江豚安全回家、“十年禁渔”安好开局。全市非法捕捞案件大幅减少,违规垂钓基本实现有效监管,市民水生生物保护意识显著增强,部分渔业资源有效修复,禁捕退捕成效有了“看得见的变化”。作为连通鄱阳湖的修河干流,受益于重点水域鱼群溯流迁徙,部分渔业资源曾短期得到有效恢复。但是,修河干流由于未纳入禁捕退捕工作范围,缺乏有效监管,成为跨界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的重灾区,短期恢复的渔业资源再次被破坏,间接扰乱了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修复进程。如何有效打击非法捕捞犯罪,遏制违规垂钓现象,实现修河干流全面有效监管,成为“十年禁渔”工作急需破解的难题。开展修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是实现重点水域和修河干流一体化禁渔监管必要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禁捕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将有序推进修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有力推动修河干流禁捕执法监管常态化、长效化,确保修河干流得到休养生息,巩固拓展全市水域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成效。
二、目标任务
按照“渔民全退、科学监测、生态利用”的工作思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我市辖区修河干流天然水域实施禁捕退捕工作。根据中央“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部署,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强化重点水域禁捕执法监管,有效修复水生生物资源,高质量打赢“十年禁渔”持久战。
三、实施范围
修河干流禁捕范围以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柘林大坝为起点,永修县宋家圩为终点。
四、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了九大重点任务。一是发布禁渔通告。修河干流相关县(区)政府要根据省发布“五河”干流禁捕通告发布本辖区禁捕通告,明确具体禁捕水域坐标范围。二是健全建档立卡台账。修河干流相关县区开展渔民退捕“回头看”工作,掌握修河干流渔民情况,复核渔民退捕资料,完善“一户一档”退捕渔民档案。三是兜底渔民生计保障。要统筹做好退捕渔民社保和医保缴纳、困难救济、子女入学、基本住房、医疗健康等民生工作。四是促进渔民就业创业。要持续完成好退捕渔民就业创业补贴、劳务输出、托底安置、职业培训、社会救助等工作任务,提升渔民就业创业本领。五是壮大渔村集体经济。精准制定产业扶助政策,通过部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举措,扶持渔村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壮大渔村集体经济。六是开展水生资源监测。开展重点水域及修河干流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摸底调查,有效监测禁捕后生态和资源恢复情况,将禁捕退捕效果评估结果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七是加强禁捕执法监管。完善禁捕水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健全多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异地协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八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聚力“捕捞、运输、销售”全链条监管,加强全流程、全环节、全链条溯源打击,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黑色产业链利益链。九是推进水面生态利用。修河干流相关县区按照省级建立的生态捕捞制度,对增殖渔业、特定资源利用、科研调查、苗种繁育等需要捕捞的开展专项(特许)捕捞。
五、工作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要落实修河干流禁捕属地责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层层抓落实。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要统筹安排禁捕资金,加强修河干流禁捕退捕直接相关工作的经费保障。三是强化能力保障。要根据禁捕监管任务需要,加强渔政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完善执法人员保障机制。四是做好宣传保障。要加强舆论引导,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宣传禁捕退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五是落实考核保障。要参照重点水域考核要求把修河干流禁捕退捕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约束性任务,纳入地方政府年度乡村振兴和河长制等目标任务考核体系。
解读单位: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792-8582184